时间:2023/3/2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「本文来源:法治日报」

本报记者杜洋丁国锋

“真是解开了我心里的一个‘大疙瘩’,这种调解形式太好了!”江苏省沭阳县桑墟镇新顺河村村民杨某对《法治日报》记者激动地说。

原来,杨某和魏某两家因地界争议产生纠纷,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,村“两委”调解30余次未果。

为彻底解决两人间的矛盾纠纷,年3月桑墟镇政府专门组织召集信访、司法、公安等部门人员,以及律师和有威望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乡贤等人员参加,经过5个小时的现场勘查,双方面对面举证、质询、辩论,听取法律顾问及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,两人终于达成和解,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书。

这样以“听证调解”解决问题的方式,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被称为“广场夜谈”。

“广场夜谈”是沭阳县桑墟镇党委政府为群众释疑解惑、排忧解难而组织的活动。自年起,由桑墟镇党委政府牵头、在镇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参与配合下,相继在所辖13个村(居)开展“广场夜谈”活动,听取广大群众意见与建议,增强村级党务、村务、财务透明度,为群众解决问题,架起了干群之间的“连心桥”。

从年起,沭阳县开始在全县农村地区逐步推开“广场夜谈”,利用群众晚上空闲时间,将村民集中在村(居)空旷广场上,开展集中“问政”“议事”。

记者了解到,会前,网格员会深入到党员代表、群众代表、问题突出的群众家中,广泛了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,提前思考解决办法;人民调解员亦会同步提前了解纠纷来龙去脉,以便为快速化解纠纷打下基础;在遇到纠纷涉及复杂法律问题时,村居法律顾问也会提前介入,为党委政府提供可行性方案。

目前,沭阳全县已召开“广场夜谈”问政质询会余场,举办“现场听证调解会办会”余场,帮助群众解决问题0余件,很多多年搁置的疑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,得到群众一致好评。

年4月,在农村“广场夜谈”做法基础上,沭阳县司法局牵头探索建立“小区说事”议事模式,通过凝聚小区建设和基层治理合力,动员小区党支部、物业和全体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,解决基层小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,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。

“通过小区说事会,社区的干部、业委会的成员和物业公司的员工都会聚到一起协商处理问题,更加精确高效解决问题。”沭城街道东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寒寒介绍说。

“为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到小区说事会活动中,司法局还指导社区动员发挥权威人士和乡贤能人的带头作用,召集老党员、老干部、群众代表、法律明白人等组建‘微治’团队,参与到小区公约制定完善、入户上墙、民主评议、尊约执行、解决问题的治理中,实现治理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,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、合力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。”王寒寒介绍道。

为开展好“说事”服务,沭阳县司法局还坚持从细微处入手,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,将政府和各种管理职能延伸到社区,为居民提供细微化、常态化的便民服务,积极整合律师、公证、法律援助、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,为居民提供更加及时、便捷的服务。

“目前在全县6个试点小区共开展小区说事会15场、组织多方联席交流会和专题调处会46场,解决了小区管理方面的历史遗留纠纷40余件,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。”沭阳县司法局党组成员、县委依法治县办副主任章宜宣说。

来源:法治日报

编辑:王伟光吉网新闻-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huyangxianzx.com/syxfc/1235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