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8-10-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系列报道

葛家胜

“未来针织靠智造,智能针织在沭阳”,他以此为目标带领团队高起点、高标准的打造出了国内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,使其成为苏北第一个县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他就是中共沭阳县委常委、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葛家胜。

葛家胜自负责沭阳开经济发区工作以来,团结带领沭阳开发区人奋力拼搏、不懈努力,在园区综合管理、社会责任、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在创新开发区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。

1-12月,开发区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.5亿元,同比17.9%;实现工业税收10.35亿元,同比增长39.1%;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.9亿元,同比增长16.5%。

科学定位注重规划

沭阳开经济发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,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,总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;并依据总体规划,结合开发区实际,研究制定了污水管网、电网、产业布局等专项规划。

特别是按照“园区产业化、产业集群化”的思路,加快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,通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引导产业布局,以龙头企业带动加速产业集群集聚和链式发展。今年以来,重点围绕“2+1”产业体系,高起点、高标准规划了沭阳智能针织、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园。尤其是智能针织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,目前一期厂房、宿舍、食堂全部竣工,已经入驻5家大型企业。

在推进园区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专业招商基础上,突出精准招商,筹备成立苏州、上海招商办事处,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,有效利用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,推动中介招商、协会招商、以商引商。强化外资招引,成立外资招商局,通过日本、韩国、意大利等国外合作企业,主动走出去招商,通过业务培训、组织研讨等活动,积极向省市商务部门汇报争取,拓展外资项目招引路径,力争外资招引有重大突破。目前沭阳县纺织园区已经陆续落户意大利、塞尔维亚、韩国、日本等企业入驻,产业质态越来越好。

管理创新服务促发展

一是完善基础服务配套。高标准做好开发区供水、排污、供电、绿化、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配套,实现“九通一平”,为项目入驻提供基本保障。目前,开发区建成道路公里、给排水管网公里、污水管网公里、供热管网28公里、天然气管网公里,建成热电厂1座、污水处理厂4座、自来水厂1个、3.5—11万伏变电站5座,完成用电敏感企业供电线路调整和谐波消除工程,开发区承载功能日益增强。

二是完善生活服务配套。建成蓝领公寓30万平方米、邻里中心5个,兴办学校5所、医院1所、客运车站3个、星级酒店3个、物流中心3个、文化中心1个、大、型市场群4个、公园2个,物流运输、蓝领公寓餐饮娱乐、医院、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逐步完善,为客商提供了功能完善的投资、生活平台。

三是完善生产服务配套。按拎包入住标准,设立人才公寓,帮助企业引培更多优秀人才。加强金融服务,设立开发区担保公司、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,累计为开发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多亿元,担保余额达25.3亿元;设立县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,累计为开发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0多亿元。规划建设染整中心、电镀中心等场所,有效解决相关产业企业环保难题。推动海关事务联络处、宿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沭阳工作点高效运行,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更便捷服务。

四是优化投资环境。建立健全重点企业会办制度,立足问题导向,重点解决企业对于水、电、气、土地、金融等要素合理需求。创新服务机制,开展外资项目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审批”模式研究,在简政放权、行政审批、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行探索,尽快形成项目投资“绿色通道”。坚持底线思维,建立健全环保、安监、消防、防汛等应急管理机制,营造安定和谐发展氛围。

五是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。截止目前,开发区纺织行业共获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,年豪悦实业获批“江苏省可降解卫生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及恒达纺织“江苏省功能性提花面料工程中心”;省研究生工作站3个,月源纤维、舒雅纺织、福莱居家纺等;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,腾盛纺织集团(年获批)。沭阳经济开发区纺织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创下新高。年纺织企业新获高新技术企业2个(陈氏维业、陆亿纺织)。

品牌创新锻造全产业链集群

包覆纱产业是沭阳的特色产业,已经形成了从机械装备—纺丝—加弹—织造—印染—成衣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。继沭阳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,先后荣获“江苏省包覆纱产业基地”、“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”、“国家窗帘及墙布产品开发基地”、“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”、“江苏省纺织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单位”、“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”、“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”、“中国针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奖”等荣誉称号。

近年来,为提升包覆纱乃至纺织产业质态,加快产业集聚持续发力,新常态下要创新发展,科学发展、绿色发展,把准市场脉搏,寻求产业发展的新机遇,制订发展的新举措,着力优化企业产品结构,促进包覆纱及纺织企业转型升级,奋力提升沭阳纺织产业在国内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
目前,沭阳县区域品牌特色鲜明,产业集聚高地亮点纷呈,纺织产业异军突起,包覆纱企业独领风骚,在国内行业一枝独秀。全县包覆纱生产设备达到多台(套),且设备先进,占全国设备的21%以上,是全国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、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。纺织类企业达到了多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余家,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宝娜斯袜业、邦源新材料、腾盛纺工集团、嘉德纤维、沪江线业、月源纤维等知名企业,部分企业单体规模已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。

特别是为了完善产业链条,形成特色鲜明的纺织产业集群。开发区还聚集了宝娜斯袜业为龙头的丝袜生产链,与上游的邦源纺织、嘉德纤维等生产的包覆纱形成配套,月源纤维等生产的DTY丝和锦纶等与邦源纺织配套,从而形成了从锦纶、氨纶、加弹、包覆纱到成品袜的完整的丝袜生产链;新东旭纺织、景晟针织、景茂针织从弹力丝线、织造、印染到成品衣,企业内部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制衣生产链;宋和宋智能机械、腾盛纺织、恒达纺织之间,形成了从纺织设备到纺丝、加弹、织布、染整到窗帘布的整条生产链。

更多内容丨尽在《中国纺织》杂志

《中国纺织》杂志

致力于对企业新思维新模式的形象宣传,针对企业在市场化、产业化、专业化、资本化、国际化五个方面的战略管理实践进行研究;致力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全息解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
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huyangxianzx.com/syxzf/4074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